热点动态

平潭船东协会微信公众号

新常态下,平潭海运业将如何前行?

发表在 Wed May 11 09:42:54 CST 2016  来自平潭船东协会 2 2091

        海运业作为平潭传统的民生支柱产业,其基础性和普遍性决定着其与平潭经济高度相关。近年来,海运需求格局和供应链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和调整,海运业形成了新的常态。
        随着国内经济增速放缓,海运企业一直在困境中挣扎。从2008年至今,海运企业一直处于亏损状态。2016年初,波罗的海指数跌破300点,创历史新低。在新常态下,企业如何才能平稳过渡?平潭的海运业将如何前行?我们可以从如下五个方面进行探索:
        一、去产能
        众所周知,2004年至2008年期间,国内海运业经历了运力迅速扩张的时期,毫无计划的盲目发展,让市场供求失衡。这一运力过剩的局面,很难在未来数年内得到根本改观。换句话说,运力过剩将是一种常态。
        针对目前海运市场运力过剩这一基本现实,海运业的“供给侧改革”的核心就是去产能。尽管“去产能“整个过程是通过市场主导来实现,但国家的宏观调控和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微观指导也是必不可少的。前一阵子,国家层面出台了《船舶报废拆解和标准化补助资金管理办法》,针对提前报废的老旧船舶进行了一定比例的财政补贴,但是补贴的一半金额必须在增加新运力时才予以奖补,换句话说,就是对新造船舶也进行了同样的补贴。这种做法,无异于是新旧运力的更新替代,使化解运力过剩的努力收效甚微。鼓励老旧船舶提前报废,国家还应有更大的扶持力度;地方政府也应有配套措施。与此同时,还必须建立海运市场的准入机制,对新增运力加以严格控制。如果政府对市场准入不便干预,可以考虑将市场准入的权利转移给行业协会,通过协会合理地把控运力的更新和市场准入。从根本上缓解运力过剩的矛盾,在去产能的过程中,政府还需制定相关优惠政策,资助一些处于困境中的小微民营航运企业,平稳有序地退出市场,让运力供需逐步趋于平衡。
        二、降成本
        解决海运企业走出困境最为直接、最能立竿见影收到成效的就是降低运营成本,这几年来,所有企业都使出浑身解数、他们改变航线、强化管理、寻机出租。。。。。。一系列举措层出不穷,然而,收效甚微。合作竞争将是今后海运市场竞争格局的主旋律。目前,以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突破,海运业必须顺应潮流,抓住“互联网+”带来的机遇,有效开发和利用大数据为自身开发市场、降低成本。利用“互联网+来实现运价、燃油、人员、培训、派遣、船舶维修、节能减排装置等所有业务的链接。这样可实现资源和信息在产业上下游协作之间最低成本的即时流动和交换。进而减少中间商差价,实现企业运营成本的有效降低。
        降低成本的另一举措,应该是政府要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在税收减免方面,如何利用平潭综合实验区和自贸区的优势,更好地优化企业税收征管环境,加大扶持力度。在审核与审批政府贴补的优惠工作上,应该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功能和作用,让协会真正起到服务政府、服务行业、服务船东的作用。
        航运企业内部应健全财务制度,改善经营管理,杜绝一切漏洞,这也是降低成本不可或缺的措施,各企业予以足够的重视。
        三、补短板
        随着平潭综合实验区的不断开放开发,海运企业要寻找多元化的发展空间。随着平潭国际旅游岛的获批,海运企业可以在游艇、邮轮、帆船等业务领域谋求发展。
        游艇,是一种海上娱乐的高消费品,它集航海、运动、娱乐、休闲等功能于一体,满足个人和家庭享受生活的需要,它的本质特征有别于其他运输工具,将成为进入家庭的下一代消费品,在其他沿海城市已颇具规模,如今的平潭,应该有它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邮轮,是流动于海上的豪华酒店,它已成为国际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国际旅游组织的预测,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旅游目的地。而邮轮将作为舒适的高级交通工具备受游客青睐。
        帆船,是一项水上运动项目,目前,备受运动爱好者喜爱。在沿海城市,众多帆船俱乐部的成功运作使帆船运动与老百姓的距离在不断拉近,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走向大海,寻找驰骋帆船的美好感觉。
所以,海运企业可以在公司的业务板块上适当考虑多元化发展。用新的项目去取代干散货船的运输业务。同时还可以和教育培训机构合作开展相应项目的技能培训,以增加公司的收入。
        在促进海运业回归,区管委会出台了相应的扶持政策,在整体的海运发展战略上,还可以在一下两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是在船舶登记、检验、办证环节上,相关部门要尽快建立“并联”的工作机制、简化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率。减少船舶因船检办证等而停航的时间,避免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二是针对港口服务,物流仓储,集装箱中转、拼箱,船员培训、派遣,码头作业,报关理货,物料供应等一系列与海运相关的项目,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
        上述两项业务,可以考虑由船东协会负责落实具体的方案提议,并负责组织实施。
        船东协会这两年为引导注册在外的海运企业回归平潭做了大量的工作,在工作实践中发现,异地贷款对接问题成了制约企业回归的最大障碍,因此,当务之急是需要政府出台特殊政策,从融资、授信和抵押贷款等方面,帮助企业顺利回归。
        四、调结构
        在海运市场极度低迷的今天,海运企业需要在经营业务上不断调整结构,以适应新常态下的市场。需加强海峡两岸海运合作,尽快建立海运人才培养与引进机制。引进高端人才,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同时从金融方面进行深层次的探讨,想方设法引进境外海运基金,以金融撬动海运的发展。
        低成本、高效益和低排放成为海运业的普遍共识和常态。处在海运贸易供应链上的“竞合”关系将形成更加多元化的格局,产业上下游之间、船公司之间乃至联盟之间,都将通过“合纵连横”形成强大的运力集群和互补优势来提升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对小企业和高成本的企业进行重组合并,取代单打独斗的市场主题竞争,加强合作联盟,以增强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在调整结构的同时,政府要树立“海运业是战略性产业”的理念,加强对海运发展的规划、引导和政策扶持,为海运业发展营造宽松的外部环境,大力促进平潭海运业健康发展。
        五、抓安全
        安全就是效益,安全对于海运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海运企业必须要树立安全意识,对安全生产要常抓不懈。只要生产安全了,才能提高经济效益,这是前提,也是保障。只要真正把安全工作落实到实处,才能使企业经济效益稳步发展,从而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总而言之,后危机时期的新常态是对海运业的严峻挑战,学会在新常态下生存和发展,既是视野、战略和思维的改变,同时也是发展方式、经营模式、创效策略的转型和调整,让我们从市场低迷中攻坚突围,赢得先机。
[ 打印此文 ] [ 关闭窗口 ]